延吉 大连旅游路线
长白山+延吉5日4晚D1 达到延吉
D2 长白山西坡景区
长白山天池
锦江大峡谷
梯子河
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
D3 长白山北坡景区
长白山天池
绿渊潭
银环湖
地下森林
长白瀑布
美人松空中廊桥公园
美人松苑
长白山美人松雕塑公园
中华秋沙鸭公园
碱水河国家湿地公园
云顶市集
D4 长白山魔界漂流 或 长白山大泉河漂流 或 长白山水色漂流
图们口岸
中国朝鲜民俗园
大学城网红墙
D5 延边州博物馆
端午节当天,全州各大景区景点纷纷推出了融合游乐性、参与性、体验性于一体的旅游产品。乡村旅游、红色旅游、生态观光游、温泉养生游、露营休闲游等项目广受欢迎,带动了旅游热潮。延吉市阿里郎广场成为了非遗项目的展示舞台,32项非遗项目让广大群众在指尖和舌尖上感受到了非遗之美。帽儿山(恐龙)文化旅游区作为旅游热点,接待游客达6.75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383.31万元。其中,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更是凭借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情,预计接待游客5.08万人次,实现营业收入120.16万元,同比去年增长30%,成为端午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。
加强文旅服务监管。出台《文化旅游市场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》文件,严格规范市场秩序;创新开展“食尚延吉”餐饮店、“金口碑”酒店、“示范民宿”等评选和技能培训,着力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。
数据背后是县域消费市场的活力。正值暑期旅游旺季,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受到欢迎。平台数据显示,假期旅游市场下沉趋势明显,小城市旅游热度增速跑赢大都市,县域旅游正成为假日经济新引擎。美团近期发布的《2024年轻人县城旅居报告》显示,今年暑期,大理、平潭、荣成、敦煌、延吉为年轻人最爱去的县城。而此前,“五一”、端午假期期间,不少县级“宝藏”旅游目的地已经脱颖而出,像福建平潭“蓝眼泪”、江西婺源油菜花、四川西昌蓝花楹等,都成为新的热门打卡地。
元淦恭:这些年,社交媒体捧出网红城市,可分3个阶段。1.0阶段,2018年前后,成都、重庆、长沙这种比较大的城市成了抖音上的网红,大家拍洪崖洞,拍重庆轻轨,这些城市在经济上有硬实力,在旅游上也有硬资源;2.0时代的网红城市,有乐山、延吉、潮汕、泉州,是用独特的人文风情、美食等旅游体验来“种草”游客;到了3.0时代,淄博烧烤、天水麻辣烫爆火更多是事件营销的产物。淄博烧烤、天水麻辣烫,还有菏泽南站郭有才的内容输出,未必就是当地文旅的主要符号。
2019年延边美食荣登央视《魅力中国城》文化旅游魅力榜,2023年延边入选中国旅游产业美食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典型案例。2024《中国美好生活数据大调查》数据成绩单显示,延边美食吸引力高出全国均值1倍以上。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服装租赁店、体验馆,打造全国知名旅拍基地;以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、国家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,深入开展“足球之乡”文化季系列活动;持续打造“三红两地一前沿”红色标识、红色教育基地、红色主题线路,叫响“山山金达莱、村村烈士碑”红色研学品牌;丰富拓展延吉网红弹幕墙、珲春欧式街、敦化渤海湖等夜经济集聚区,切实以新“夜”态升腾城市烟火气、点燃消费新活力。 近年来,随着旅游市场的火爆,延吉市的文创产品、即食美食、便装饮料、小包装特产等产品不断推陈出新,同时方便游客购买、邮寄。延吉旅游商品经过多年挖掘和打造,优质企业和产品层出不穷,曾在省级、国家级大赛中获得过多项荣誉,对推动全州旅游商品在新技能、新材料、新创意、新设计、新技术、新应用、新工艺等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。 来延边旅游,米酒不能不品尝,在爱玲米酒米露的销售摊位上摆放着原味、桑葚、野生蓝莓等口味的瓶装米酒,大枣、绿豆、原味等口味的瓶装米露,不断有游客来此品尝购买。院子里摆放的大麦芽和酒曲,更是成了人们打卡拍照的景点。据延吉爱玲米酒米露工作人员金明善介绍:“我们家的米酒和米露都是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,我们家的米酒是用酒曲和大麦芽做的,米露也是用大麦芽做的,都是纯手工的,没有任何添加剂的。” 近日,大众点评发布了2024年“必玩榜”。榜单覆盖84个国内城市及地区,较去年新增36城。作为近年的热门目的地,今年“必玩榜”首次发布了延边榜单。上榜游玩地数共计8个,长白山北景区、中国朝鲜族民俗园、图们口岸、延吉恐龙王国、帽儿山森林公园、六鼎山文化旅游区、长白山聚龙火山温泉、延边博物馆等极具本地特色、可玩性高的游玩地上榜。 此外,延吉市持续打造文艺精品,精心编排打造歌舞演出《四季如歌》、音乐会《非遗之声》、曲艺说唱剧《故乡列车》等特色旅游演绎作品,不断扩大旅游文化供给,增强游客观光体验。其中《四季如歌》自2007年首场演出以来,累计演出1700余场,接待海内外游客41万人次,已成为延吉文化旅游中一道美丽的风景,闪亮的名片。 “马上毕业了,我们宿舍决定拍一组延吉朝鲜族民族服饰写真作纪念。”为追求更独特的毕业旅行体验,享受更平价的美食消费,这个毕业季的年轻人纷纷涌入“宝藏小县城”等小众旅游地出游。 10元朝鲜族特色美食、人均99元延吉旅拍、几十元的路边按摩……这些平价、轻松“拿捏松弛感”的活动在社交媒体上不断被年轻人分享,带动县域旅游目的地迅速走红网络,吸引了从南到北的游客。 吉林各地也举办了许多以研学旅游为主题的文旅交流活动。例如,长春市举办“蓉情长韵清爽一夏”成都学子赴长春研学活动,10名成都优秀青年学子共赴长春;延吉市开展“大学生暑期活动‘就’在延吉”研学夏令营活动,广大学生为活动代言,持续提升延吉暑期旅游热度。 几乎与汉服的走红同步,许多城市因当地特色服饰妆造出圈,吸引越来越多人前往拍照打卡。最早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特色傣族服饰、丽江的纳西族服饰、西藏的藏族服饰等成为众多旅客前往当地的主要目的之一,“马面裙”进入公众视野后,身穿传统特色服饰愈发成为一种潮流,拍摄汉服写更是成为众多人选择旅行目的地的主要理由。贵州苗寨因灿若云锦、工艺精美的苗族服饰吸引了众多想获得“苗疆少女”体验卡的游客;许多想体验“西域公主”的游客纷纷涌向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,身骑骆驼,穿着西域风格服饰打卡拍照;延吉的“中国朝鲜族民族园”成为众多“朝鲜公主”的旅游选择。
页:
[1]